本地艺人陈邦鋆凭《孺子可教也》第4度入围“最佳男主角”,但最终不敌《谁杀了她》的李铭顺,再一次与视帝宝座失之交臂。
他在颁奖典礼结束后接受vibes的采访,眼光泛泪表示自己对于得奖还抱有期望,但也有一点习惯了“落马”的感觉。
他坦言,李铭顺有点像是他的偶像,自己会与他分享在台湾发展碰到的问题。此外,陈邦鋆透露身边的前辈好友,包括陈汉玮、郑各评等也一直都很支持他。
后台走廊里,陈汉玮拍着他的肩膀说 “好戏在后头”,郑各评塞给他一包润喉糖 “下次用得上”。这些陪伴多年的前辈好友,见证了他从青涩新人到实力派演员的蜕变。陈邦鋆记得十年前第一次入围时,也是在这个颁奖礼后台,陈汉玮把自己的获奖感言手稿塞给了他,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痕迹。
尽管错失奖项,行程表却早已排到明年春天。新加坡的都市剧刚杀青,台湾的悬疑片就要开机,还有一部讲述两岸亲情的电影正在选景。“昨天凌晨还在改台湾电影的台词,闽南语和普通话的语气差一点都不行。” 他翻开手机里的工作备忘录,密密麻麻的标注里藏着对职业的敬畏。
有人说他太执着,四次失利足以磨平任何棱角。但陈邦鋆不这么认为,“每句台词、每个镜位都像拼图,少一块就成不了完整的画面。” 这种近乎偏执的认真,让他在去年拍摄动作戏时,即使腰部旧伤复发,也坚持完成从三楼跳下的镜头。
对陈邦鋆而言,视帝奖杯或许是对职业生涯的肯定,但那些在片场熬过的夜、琢磨过的角色、收获的情谊,早已构成比奖项更珍贵的风景。当他转身走进电梯时,手机屏幕亮起新消息,是台湾剧组发来的拍摄提醒。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通往停车场的按钮 —— 那里有等待他的剧组车,更有无数尚未讲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