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打工人早上好!有没有试过凌晨一点在拼PPT、在地铁上刷绩效,却突然想到:干嘛不去当CEO?
别笑,其实CEO也是“打工人”,只不过他们的工资,真的能让人“社保缴出优越感”,钱包撑破西装裤。
今年新加坡多家大公司公布了最新年报,我们特意整理了2025财年最吸金的CEO榜单,一起来看看新加坡“打工皇帝”们的真实收入吧!
与上面的春风得意不同,彭国伟的故事就显得“社畜味”更浓。他因为在处理吹哨人举报时“翻车”,在2023年底被炒了鱿鱼,年报上他的薪酬也缩水一半,只有约61.6万新币。
比起前一年的120多万,简直是跳水级别的“滑坡”。
他的年薪结构很简单:大约57万是基本工资,加上些许公积金与福利。
虽然SingPost去年也靠卖掉澳洲业务赚了点快钱,但核心利润同比大跌40%,下半财年还亏了5万块。CEO走人,公司也不再遮掩,年报写得冷静又克制。
第七名:新加坡航空(SIA)CEO 吴俊鹏:S$700万
SIA今年创造了28亿新币的历史最高盈利,客运全面复苏,油价稳定,旅客爆满。然而CEO吴俊鹏的年薪却反而下降了13.5%,从去年的810万降到700万新币。
其实他的工资和奖金都有所增加,分别达到150万和310万新币,但问题出在股票激励——这一项从去年的430万缩水到230万,估计是股价回调+股权结构调整所致。
盈利再高,也要理性激励,SIA表现了“航空业的节制美德”。
别小看卖菜的,这家“平价王国”的老板收入并不“平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