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近期的冠病确诊病例激增,有关当局正在监测病例上升的情况,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在新加坡传播的变种毒株,比以往的毒株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或者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目前医院能够应付病例增加的情况。
卫生部和传染病管理局5月13日发联合文告说,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的冠病病例,估计增加至1万4200例,高于前一周的1万1100例。 (档案照片)
卫生部和传染病管理局5月13日发联合文告说,今年4月27日至5月3日这一周的冠病病例,估计增加至1万4200例,高于前一周的1万1100例。
同一时期的平均每日住院病例,也从102例上升至133例。不过,因冠病入住加护病房的病患,每日平均人数从三例减少至两例。
联合文告说,正如其他地方性呼吸道流行病一样,冠病常年出现周期性疫波是在预期之中的。这次病例的增加可能有多个原因,包括群体免疫力下降。
目前在新加坡主要传播的冠病毒株是LF.7和NB.1.8,它们均源自JN.1毒株,占新加坡基因测序病例的三分之二以上。JN.1也是当前冠病疫苗所针对的毒株。
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重症当局强调,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预防重症。“高风险人群,比如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患有基础疾病者,以及年长护理机构的住户,建议接种最新版本的疫苗,也就是在上一次施打疫苗后的一年后,再一次接种追加剂。”
医护人员以及与高风险人群同住或共事者,也鼓励接种疫苗;其他年龄在六个月及以上、希望接种冠病疫苗的人,也可继续接种。
文告说,冠病疫苗可在“健康SG”计划下的家庭医生诊所和综合诊疗所接种。
公众也应践行个人与社会责任,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在感到不适时减少社交活动及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以及在人多拥挤的场所,或出现流鼻涕、喉咙痛、头痛或发烧等症状时,佩戴口罩。
新加坡中医研究院院长吴佳盛博士受访时指出,感冒和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感冒病人应适当休息,多饮水,饮食以素食流质为宜,避开油腻难消化食物。卧室空气应流通,但不可直接吹风。咳嗽的治疗绝不能单纯“见咳止咳”,而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加以处理。
他也建议人们通过各种方法预防呼吸道疾病,譬如加强体育锻炼,根据气候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以及避免接触感冒咳嗽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