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干货,知识点较多。对新加坡独有的政治制度有兴趣的,可以好好读读。
新加坡宣布举行大选的消息一传出来,马上就有眼尖的读者看出来了:
“新加坡的总理竟然不是一人一票直接选出来的?”
(2011年黄循财首次当选国会议员。)
是的,跟大家熟悉的美国总统选举方式不一样。
美国的总统制度是由两党的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由选举人团选出之后,由总统来委任中央政府的其他重要职位,如国务卿、财长、防长、和其他部长等等。换言之,这些人是由总统委任的,不是大选直接选出来的。
新加坡继承的是英国的议会制度,与美国制度有根本的差别。美国的总统制,政府一把手是总统,他也是三军统帅。新加坡的议会制度,政府一把手是总理,他也是国防理事会主席。
(工人党在大选期间的群众大会。)
在议会制度的大选当中,选民选的是国会议员,不是直接选总理。大选出结果之后,能够控制国会半数以上议席的政党,就成为执政党。
谁来当总理?
那么,谁来当总理呢?用新加坡法律的专业主语说,就是“能够取得大多数国会议员信任的议员,就成为总理”。
听起来很拗口,是不是?那么就让我来科普一下。
首先,总理是在国会议员当中产生。如果在大选中落败,没有当选国会议员,那么,就根本不具备获选为总理的资格。
(新加坡国会大厦。)
其次,大选结果出来之后,就产生了新一届国会。假设A政党取得了半数以上国会议席,成为执政党,那么,作为执政党秘书长的一把手,自然而然成为总理,因为他肯定有国会大部分议员的信任和支持。
那么,执政党的一把手又是谁选出来的?难道不是全体选民一人一票吗?
当然不是。在新加坡,任何政党的中央委员(包括一把手)都是政党内部选出来的。这种党内选举不是由全体党员投票,而是由党内干部投票选出来的,普通党员没有选举中央委员的权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