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濒水区首个预购组屋项目Berlayar Residences下个月推出,提供约870个二房式灵活单位至四房式单位,以及200个租赁组屋单位。
柏拉雅住宅区的设计灵感来自红山丘陵地势,组屋楼宇将以高低错落的阶梯式布局,勾勒独特的滨海天际线,让更多住户可从家中眺望南部山脊与海岸景观。组屋前有柏拉雅小径(Berlayar Creek)流过,增添亲近大自然的氛围。 (建屋局构想图)
采用阶梯式设计眺望南部山脊与海岸景观新组屋最高楼层达46层,采用阶梯式设计,让更多住户能眺望南部山脊与海岸景观。
这个项目属于新开发的柏拉雅(Berlayar)住宅区。整个住宅区占地约48公顷,位于吉宝俱乐部原址。有关Berlayar Residences的组屋分类和售价等信息下月公布。
建屋发展局9月23日发文告说,柏拉雅住宅区将建造约7000个组屋单位,比早前宣布的6000个多,加上约3000个私宅单位,总供应量达约1万个。其余项目将在未来几年陆续推出。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9月23日晚上在建屋局颁奖典礼宣布这项消息时形容,柏拉雅不仅是一个住宅区,更是一个汇聚自然、历史与现代生活的濒海社区。
Berlayar Residences是新柏拉雅住宅区的项目之一。整个住宅区占地约48公顷,位于吉宝俱乐部的原址。
建成后,住宅区将提供约7000个组屋单位和3000个私人住宅,总计约1万个单位。(建屋局构想图)
住宅区命名致敬丰富海事历史
“柏拉雅”在马来语中意为“扬帆”,新住宅区的命名,源自这一带的海事历史。
曾伫立在岌巴海港西入口的花岗岩巨石“柏拉雅石”(Batu Berlayar,又称龙牙门),自14世纪起便是区域的天然航海标记,引导商船安全入港,是南部海岸航运历史的象征。
随着填海与港口扩建,巨石已不复存在,但“Berlayar”这个名字仍出现于“柏拉雅灯塔”“丹戎柏拉雅”“柏拉雅小径”等地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