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环和新加坡滨海湾的玻璃幕墙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这不是传统的金融霸权之争,而是关于未来货币形式的话语权争夺——稳定币,这个数字货币世界里的「稳定派」,正成为两大亚洲金融中心较量的新战场。
为什么是稳定币?
想象一下,有一种数字货币,既具备比特币的便捷跨境能力,又拥有传统货币的价格稳定性。这就是稳定币,它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挂钩,避免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货币世界的桥梁。
2023年,全球稳定币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而现在,市场预计市值会达到惊人的2500亿美元!
来源:Business Times这个数字近乎等于希腊整个国家的GDP,在全球世界各国GDP排名中能排到近50位!
更引人注目的是,亚洲占据了全球数字货币交易量的近70%。这两个数据放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新加坡和香港都对这个市场虎视眈眈。
新加坡:在规则内开始创新新加坡的approach一如这个国家的风格——精密计算、有序推进。
早在2019年,新加坡金管局就专门立法《支付服务法案》,堪称数字支付领域的「法典」。2023年,他们更进一步,发布了专门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规定任何与新加坡元挂钩的稳定币都必须保持100%的储备资产,并接受定期审计。
但新加坡的真正智慧体现在「沙盒监管」模式。就像给孩子划定一个安全的游乐场,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在监管机构的注视下测试新产品,而不用担心触碰红线。
Project Ubin(新加坡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和Project Guardian(资产代币化计划)都是这种模式的产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