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加坡引入三个退休存款基准数字——BRS、FRS和ERS。
其实不一定非要达到BRS要求的退休存款才有退休金拿。具体金额是多少,退休金不够该怎么办?今天给大家进透彻!
新加坡公积金(CPF)计划于1955年成立,从建立之初就是为新加坡人准备的强制性储蓄计划,以便他们可以在退休后可以领到一笔退休金生活。
这些年,公积金制度不断发展,1987年,当局引入了一个“最低存款”作为退休储备。这笔钱将在你55岁时保留在个人CPF账户中,并在公积金终身入息计划下,退休后按月发放,直到用完为止。
在2015年,CPF再一次引入了基本退休存款(BRS)的概念,和之后的全额退休存款FRS以及超额退休存款ERS一起,成为了新加坡人退休的最终保障。
但是,在所有的存款基准数字中,BRS是一个最重要的基准数字。那些在退休时公积金户头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的人,政府会以1:1的比例,为他们存入户头的所有钱进行贴补。(但有顶限)
现在,新加坡实施BRS至今已近10年,小编将进一步详细对他进行探索并解释如何帮助个人实现退休目标。
1)BRS是在新加坡退休的最基础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当新加坡引入基本退休金概念时,目标是确定中低收入家庭退休人员能达到适当退休水平。前提条件是,这些家庭拥有自己居住的房产且无需支付租金。
其他的退休存款金额如FRS以及ERS,本质上都是以ERS的数字作为参照。全额退休催款FRS被设置为BRS的两倍,而超额退休存款ERS则被设置为FRS的2倍(今年的最新修改)。
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新加坡BRS的基准数字这些年也在不断调高,且在未来几年依旧会不断上涨。
但好消息是,个人的BRS基准数字将以其达到55岁的那一年固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