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媒上一篇谴责高价纸巾现象的帖子引发了网友热议,跟帖甚至将其提升到了产业链的高度,网友们反馈了种种“纸巾”套路和现象。引发大家对善意行为的反思。
从专挑学生下手的安娣开始楼主写了一个三巴旺地铁站看到的现象:一位身形佝偻的安娣在地铁站兜售纸巾,他观察到这位安娣总是将目标锁定在小学生或者或初中女生身上,让她们帮她。
之所以他选择发文吐槽,因为他亲眼见到这位安娣将纸巾往一个手里拿着冰淇凌的孩子手里塞。这些孩子只好停下来付钱给安娣。
这位楼主有些自责,他认为他当时应该阻止这种行为,但他笨手笨脚的把耳机给弄掉了,等他捡起来时,孩子们已经付钱走了。于是在网上发文问大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善意的消失下面立刻就有人回应他也遇到过,但性质不同。这位网友说在东区绿线附近,有个看起来很穷的卖纸巾的男人。他经常遇到,也常常从他那里买纸巾。一天,他只带了硬币,就掏出1新元给他换包纸巾。
结果对方却大声喊“太少了”。他说,当时很多人围观,让他觉得很尴尬,也很生气,好像自己用1新元侮辱了对方。
结果现在每次路过,但再也不会付出行动了。
不少网友也有与他类似境遇,有些人提到明明只值1新元的纸巾,却利用自己“弱势群体”的地位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把一包纸巾卖到5新元。
有网友总结,这些卖纸巾的人深谙心理战术,利用人们在公共场所不愿起冲突的心理,通过大声嚷嚷制造尴尬氛围,迫使好心人士就范。
开宝马的安哥存款30万的奶奶网友爆料的内容逐渐开始抽象,有网友说他甚至看到一位卖纸巾的安哥上了一辆宝马!他说那位大叔在驾驶座上放了一些东西,然后把纸巾袋和折叠椅往后备箱一扔后扬长而去。
这架势明显就不是坐别人的车啊!
但是还有离谱的!有位网友说他老婆曾经在银行工作,有天上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奶奶,她记起来曾经从这位奶奶手上买过纸巾。结果她同事告诉她,这位老奶奶在该行的一个分行还有账户,她都不用问细节,因为那个账户开户的最低要求就是30万新币!
疑似产业链作业除了上述两种较为离谱的情况,有人通过自身的遭遇推断这背后其实是一条产业链。
他说,曾不止一次亲眼见到有人给这些卖纸巾的安哥安娣“送货”。于是,他推断这本身是一条产业链,通过老人来推销产品,按照小时计费,而实际利润大头是落入那些发货的人手中。
这是说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想起曾经游荡于新加坡地铁站的“蹭饭女团”。她们也是利用人们的善意,进行一定程度的道德绑架换取“饭钱”。而且大多也是组团作业。
新加坡牛车水又现“蹭饭女团”,专挑中年大叔下手!
蹭饭女团在地铁站示意图 图源:AI生成希望政府能对这种现象进行整治和管控,而非任由这种现象侵蚀整个社会的氛围。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他们在利用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同情心和善意”,这让人格外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