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8月6日),新加坡地铁东西线在通勤高峰时段突发故障,再度打乱数十万通勤者的出行计划。裕廊东站附近的转轨器(道岔机)发生故障,列车必须减速通过相关路段,导致从文礼站至金文泰站、甚至波那维斯达站之间的车程延长15至25分钟不等。
大量乘客在车站内滞留,站台挤满了等待列车的市民,列车间隔拉长,运行缓慢,通勤队伍一度蔓延至站外。
图片:XHS网友
SMRT总裁蓝晓开表示,工程人员已连夜展开抢修工作,强调安全优先。受影响的乘客可免费转搭临时提供的接驳巴士,或选择在其他换乘站绕行。直至上午10点58分,故障已排除,列车服务随后陆续恢复正常。
对此,不少乘客表示对这种经常性的延误感到疲惫与沮丧。
东西线“老线常坏”已成刻板印象?
东西线作为新加坡最早建设的地铁线路之一,自1987年投入营运至昨,已历经三十余年。由于设备较为老化,公众普遍认为其问题多发在情理之中。过去几年中,政府陆续更换信号系统、电力设备、列车车辆,也在深夜时段延长维修时间,致力于延长线路寿命、提升可靠性。
但令人担忧的是:去年9月,东西线发生了罕见的列车车轮脱轴事故,导致轨道与第三轨严重损坏,长达六天无法恢复正常服务。这是新加坡地铁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中断,也刷新了公众对“可靠性”的认知底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