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首季净利锐减,市场反应激烈。(海峡时报)
新加坡航空集团7月28日公布的第一季度业务报告不太亮眼,集团净利同比大跌58.8%,至1亿8600万新元。
隔天,投资者脚底抹油,新航股价跌幅惨烈,下跌7.37%至7.04新元。
前不久,新航集团不是才传出终于走出疫情阴霾,重返荣耀的好消息吗?
截至今年3月底的2024/25财年,集团的全年净利还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9%,达27亿7800万新元。
新航集团赚得盆满钵满,新航总裁吴俊鹏也再度挤入新加坡“打工皇帝龙虎榜”。
但好景不长,新财年首季,新航交出了不太漂亮的成绩单,尽管依然赚钱,赚幅却比去年同期锐减近六成。
印度航空拖后腿、乘客收益率下跌是两大关键词。
新航集团新财年首季虽取得盈利,但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海峡时报)
印度航空拖后腿
新航的第一季财务表现,明显受到有份持股的印度航空亏损的影响。
新航目前持有印度航空25.1%的股份。
新航早前和印度塔塔集团共同持有塔新航空(Vistara),随着去年塔新航空与印度航空公司完成合并,新航持有合并后的印度航空公司25.1%股权。
去年首季,印度航空的业绩表现还未纳入新航的财报。
雪上加霜的是,印度航空今年6月发生了印航171号班机致命空难。
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印度航空事发后也缩减了运载量能,这预计将持续冲击新航的财务表现。
根据路透社引述业内人士估计,印航坠机事故可能导致高达5亿美元(6亿4200万新元)的巨额保险赔偿损失。
印航一架客机今年6月发生恐难,机上241人罹难,仅1人奇迹生还。(路透社)
载客人次攀高未能转化为更高收入
新航和旗下廉航品牌酷航的载客率并未下降,反之还同比增加了6.9%,达到新高的1030万人次。
然而,载的人多,并不意味着赚得更多。
新航首季的乘客收益率同比下滑2.9%。
所谓的乘客收益率,指的是乘客每公里飞行里程的平均价格,用白话文说,便是能从每位乘客身上“捞到多少钱”。
乘客收益率下跌,说明能捞到的钱变少了,航空公司的盈收能力下滑。
因此,尽管新航今年首季的乘客数量攀高,但最终并未给公司带来更多盈利。
根据分析,新航乘客收益率的下跌,源于其他航空公司增加运能所带来的挑战。
分析师还预测,面对本区域其他航空公司扩张运能的挑战,新航的乘客收益率在本财年余下时间,预料仍会处于下行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新航集团首季载客人次取得强劲增长,但这主要得益于集团旗下廉价航空公司酷航(Scoot)的增长,新航的长途航班需求则陷入疲软。
除了载人方面“不太赚得到钱”,新航在货运业务也没讨到太多便宜。
新航首季的货物运载率同比下滑0.8个百分点,至56.9%。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关税政策,是新航货运业务受影响的罪魁祸首,至今仍未落幕的关税大战,使货运需求充满不确定性。
通货膨胀压力导致的非燃料成本上升,也抵消了燃油价格下跌的影响,使新航的营业利润承压。
人们乘搭飞机的需求未减,但业内竞争激烈,使新航无法将更多的搭客人次转化为更多收入。(海峡时报)
这次还能迎难而上吗?
放眼未来,新航管理层坦言,全球航空业恐将继续面对动荡的营运环境:
“这包括了从地缘政治发展、宏观经济波动,到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及供应链局限的挑战。”
换句话说,关税、中美争霸,乃至多个区域性战争及武装冲突等外在因素,仍会持续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影响人们的出行欲望,以及商品运送的订单数量。
但新航集团强调,他们将灵活并主动地应对市场需求模式的变化。同时,该集团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工作图案对及数码化能力,将是新航维持航空业领先地位的有利条件。
新航曾在疫情期间“落难”,随后在疫后开放,人们报复性出游、商务往来及航空物流重拾生机的助攻下,重返巅峰。
此次净利遭遇滑铁卢,接下来就看它能否再度逆风高飞,在纷扰世局中再闯出一片天。